樂童育兒寶典|親子互動、大肌肉活動訓練指南無私分享

Knowledge

學齡前教育怎麼做?了解幼兒常見行為&教育重點,展開有效教養

學齡前教育怎麼做?了解幼兒常見行為&教育重點,展開有效教養

學齡前教育要如何開展?本文將介紹學前教育的定義和重要性,探析5種學齡前兒童常見行為,並統整0~6歲孩子發展進程及7大學前教育重點。學齡前教育課程首選樂童體操親子班,幫助孩子多方位發展!

目錄:
一、認識學齡前教育:父母為孩子準備的人生第一課
(一)學前教育是什麼?學前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二)學前教育為什麼重要?把握關鍵時期,實現飛躍成長
二、小小孩行為失控好可怕!學齡前兒童常見行為探析
(一)模仿行為
(二)探索行為
(三)情緒失控與攻擊行為
(四)秩序敏感
(五)注意力不集中
三、學前教育重點統整,養成人見人愛的孩子
(一)孩子成長進程一覽,見證進步里程碑
(二)家長必讀:學前教育要點一次看,助您克服教養難關
四、學齡前教育課程推薦:樂童體操,培養孩子體力&專注力

一、認識學齡前教育:父母為孩子準備的人生第一課

(一)學前教育是什麼?學前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學前教育,亦稱學齡前教育幼兒教育,根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的定義,2 歲到入讀國小前的兒童稱為「幼兒」、「學前兒童」,而所謂「學前教育」正是指針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所開展的教育行為。

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處於急速發展的狀態,對生活周遭的一切充滿好奇,如果能夠好好引導,將為孩子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一階段的教育旨在促進幼兒在身體、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和美感等多方面的全面發展,儲備各種能力,以應對成長路上接踵而來的挑戰。

(二)學前教育為什麼重要?把握關鍵時期,實現飛躍成長

學前教育對引領幼兒的身心成長的重要性,主要可以體現為以下 6 點:

1. 促進身體發展

此時的孩子活力充沛,喜歡嘗試不同的肢體活動,探索自己的體能極限。家長應按照孩子的年紀和身體發展進程,安排各種體適能活動,讓幼兒發揮愛動愛玩的天性,讓肌力、平衡感、協調性等表現保持水準,打好健康成長的基礎。

2. 培養認知發展

0~6 歲同時是兒童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如能提供豐富的學習環境,透過遊戲和活動,持續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能夠有效訓練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並建立起對學習的信心。

3. 發展語言能力

學齡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而語言能力也會直接影響兒童升讀小學後對指令和課程內容的理解能力。透過故事閱讀、唱歌和對話等活動,有助於激發幼兒語言潛能培養表達和理解能力

4. 人格養成與社交技巧

此階段亦是孩子形成個性、掌控情緒和發展社交技能的關鍵期,亦能逐漸透過觀察和模仿來了解是非黑白與行為規範。家長應透過適當的行為訓練,並製造孩子與同儕互動的機會,讓幼兒能學習自律、分享和合作建立自信與同理心,為日後的團體生活做好準備。

5. 培養美感和創意

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如繪畫、音樂、舞蹈等,孩子能夠感受並欣賞美的事物,培養審美情趣和創造力,養成良好的氣質。

6. 掌握自理能力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需要按部就班地學會處理自理,掌握像是穿衣、進食、如廁等基本技能。學前教育提供一個有結構但又相對具彈性的環境,讓孩子能按照自己的發展步伐,透過實際操作來逐步掌握這些能力,提升自主性。

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將孩子送往幼兒園,讓孩子提早習慣團體生活,並學習簡單的知識。然而,這並不代表學前教育只需要交由學前教育機構負責,家長的角色依然不可或缺,尤其在身教人格養成方面,家長仍然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唯有透過家校共同合作,才能幫助孩子把握身體與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達成全方位充分發展的目標,為迎接挑戰重重的國小生活做好準備。

樂童體操親子班,讓家長和教練共同合作,引領孩子飛躍成長!

二、孩子行為失控好可怕!學齡前兒童常見行為探析

(一)模仿行為

此階段的孩子喜愛模仿大人的各種行為,包括言談內容、語氣、肢體動作以及物品使用方式等。模仿不僅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學習社會規範與日常技能的重要途徑。

然而,「小大人」們對於生活知識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尚淺,可能會出現誤用物品,或者因童言無忌造成尷尬情境的情況,例如,錯將電子用品拿去清洗,或者當面指出他人的身體特徵等。雖然這些狀況難免讓家長感到困擾,但仍應以耐心引導,幫助孩子學習,避免苛責

(二)探索行為

學齡前兒童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經常透過觸摸、拆解和試驗等方式來認識世界,甚至透過吮吸、啃咬等口腔期行為來協助探索。儘管這些做法可能損壞物品,或者存在衛生上的疑慮,但卻是感官與認知發展必不可少的步驟。

建議父母挑選幾乎不會產生危險(如窒息、觸電、中毒)的玩具和其他物品來豐富環境,允許孩子自由探索,並安裝齊全的安全設備,像是防撞泡棉、兒童鎖、插座蓋等,同時勤加消毒,確保他們的安全。

(三)情緒失控與攻擊行為

由於情緒調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尚未成熟,孩子一旦遇上挫折、焦慮、不適時,便會發脾氣、哭鬧,甚至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用以表達強烈的情緒或需求。此時父母應保持冷靜,給予安撫,並引導孩子重整思緒嘗試說出造成不安的原因。長遠而言,父母亦應教導孩子認識情緒,讓孩子掌握如何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和解決衝突

(四)秩序敏感

您是否也遇過孩子因為物品擺放的方式和日常不同,便哭鬧不止?又或者在搭公車要下車前,其他乘客搶先按鈴,孩子因為沒能自行按鈴而情緒崩潰?

學前階段的孩子對日常生活中的秩序和規律非常敏感,喜歡按照固定的方式和順序進行活動,藉此掌握生活的節奏,並建立起安全感和控制感。一旦「計劃趕不上變化」,許多孩子便會產生剝奪感,因而大吵大鬧。因此,家長應盡量維持日常環境和每次活動的一致性,並在需要改變時提前告知,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五)注意力不集中

由於腦部發展未完善,學齡前兒童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容易因環境中的各種刺激而分心,出現「坐不住」持續打擾他人不斷跑跳等行為。家長可以通過制定簡單的任務,並適當引入專注力訓練,逐步培養孩子的集中力,為日後學習階段做好準備。

透過運動鍛練孩子專注力,就來樂童體操!

三、學前教育重點統整,養成人見人愛的孩子

(一)孩子成長進程一覽,見證進步里程碑

0~2 歲

  • 身體發展:孩子從翻身、坐起、爬行到最終學會行走,精細動作如抓握物品的能力也逐步提升。
  • 認知發展:此階段的孩子開始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並透過各種感官探索世界。經由反覆的觀察,他們逐漸學會物體恆存概念,也就是人和物品即使看不見仍然存在。
  • 語言發展:孩子在此期間語言能力迅速增長,從牙牙學語到說出簡單詞彙,並且能夠理解簡單指令,開始使用單字表達需求。
  • 社交發展:孩子開始對主要照顧者表現出強烈的依戀,能辨識熟悉的面孔,能夠對他人的情緒有所反應。

2~3 歲

  • 身體發展:孩子的平衡感和協調性有所提升,能跑跳、上下樓梯,並能夠掌握使用餐具進食。
  • 認知發展:此時期的孩子喜歡探索和操作物品,能解決簡單問題,並展現出對因果關係的初步理解。這個年紀也會踏入秩序敏感期,對於配對、流程相關的事項表現出較強的控制欲。
  • 語言發展:孩子的詞彙量大幅增加,能組成簡單句子,並能夠正確地使用代名詞如「我」、「你」。
  • 社交發展:孩子開始與同齡人互動,雖然以各玩各的「平行遊戲」模式為主,但已逐漸做出分享和輪流等行為。

3~4 歲

  • 身體發展:此階段的孩子已經能做到單腳站立、不扶欄杆自行上下樓梯、騎三輪車等大肌肉活動,並且能夠進行簡單的手工活動,如剪紙和拼圖。
  • 認知發展:孩子能進行簡單的分類和排序遊戲,對數字、顏色、形狀有基本認識,並能使用時間詞如「今天」和「明天」。
  • 語言發展:孩子能講述簡短故事,理解並提出「為什麼」的問題,語法運用更為成熟。
  • 社交發展:孩子開始參與合作遊戲,能了解並遵守簡單的遊戲規則,同時發展出好勝心、同理心等較複雜的情緒感受。

4~5 歲

  • 身體發展:此時期的孩子能熟練地跑、跳、投擲和接球,精細動作如使用剪刀和書寫工具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 認知發展:孩子能夠理解抽象概念,對數量和時間等概念的掌握也亦更深入,同時發展出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階段,孩子通常會展現出豐富的想像力,喜歡說故事和畫出天馬行空的圖案。
  • 語言發展:孩子開始能掌握較複雜的句子結構,可以較完整地講述經歷過的事件,並且理解他人的觀點。
  • 社交發展:孩子喜歡與同伴合作,能解決同伴間的衝突,並開始形成友誼關係。

5~6 歲

  • 身體發展:此階段的孩子動作更加靈活,能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也能獨立完成穿衣、繫鞋帶等自理活動。
  • 認知發展:孩子能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進行物品分類,並能較長時間專注於特定任務。
  • 語言發展:孩子能講述連貫的故事,理解並使用複雜的語法結構,詞彙量大幅增加。
  • 社交發展:他們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觀點,建立穩定的友誼,並能在團體合作中完成任務。

(二)家長必讀:學前教育要點一次看,助您克服教養難關

正如前文所述,在學前教育中,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以下是一些與孩子相處和教育的重點建議:

1. 尊重與傾聽

學齡前的孩子年紀雖小,但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因此家長應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意見,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當孩子說話時,家長應該專注傾聽避免在對話中打斷或急於給予意見,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理解,願意主動分享內心世界,進一步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2. 建立高品質的陪伴

陪伴孩子不僅僅是待在同一個空間,而是要真正投入其中。建議您每天固定安排「無干擾」的親子時光,全心全意地與孩子一起閱讀、遊戲、聊天,或是一起準備餐點和整理房間。這種高品質的陪伴能夠增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讓孩子在心靈上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尚無繁重的課業壓力,正是實現高品質陪伴的黃金時期,千萬別錯過寶貴的機會!

3. 以身作則

學齡前的孩子常透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學習,因此家長應該展示積極正向的行為和態度,如禮貌待人、守時和誠實,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孩子說出不禮貌的詞彙或出現不當行為,家長也應先反思自己和其他經常來往的親友是否有類似的不當言行,並引導孩子一起自我糾正。

4. 鼓勵自主與獨立

孩子需要機會去嘗試和學習,因此家長應適時放手,讓孩子試著自行解決問題,培養自主能力。例如,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獨立整理玩具做簡單的決策等。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提供指導,但不要過度干涉或直接代勞,讓孩子透過實踐獲得成就感,進而建立自信心和責任感。

5. 正向引導與讚賞

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努力與進步,而非只著眼於結果。例如,當孩子在學習新技能時,即使表現尚未完美,仍應適時給予肯定:「你真的很努力,這次比上次進步了!」這種真誠、正向的回饋能夠增強孩子的內在動機,讓他們願意持續挑戰和學習。同時,避免使用過於籠統的讚美,例如只說「你好棒」。具體地指出孩子哪方面做得好,可以讓孩子更清楚自己的優勢,提升自信。

6. 鼓勵社交互動

相比起已進入國小的孩子,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可能較少機會接觸同儕,家長可以主動安排孩子與同齡朋友相處的機會,例如邀請朋友來家裡玩、參加社區活動或戶外探索活動,讓孩子得以展現語言能力和人際互動技巧。透過這些經驗,孩子能在實踐中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溝通合作、解決衝突,並進一步建立友誼、訓練情商,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具適應能力。

7. 避免揠苗助長

每個孩子的成長步調不同,家長應該尊重孩子自然的成長節奏避免過度催促或施加不必要的壓力。如果家長過於心急,強迫孩子提早學習某些技能,例如,過早開始練習認字、拿筷子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對相關的學習活動變得抗拒,結果適得其反。因此,家長應耐心陪伴孩子成長,提供適當的引導與資源,讓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下自然發展。

四、學齡前教育課程推薦:樂童體操,培養孩子體力&專注力

樂童體操課程日常

樂童體操前國手童年寬教練創立,致力於推廣兒童體操,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愛玩」的天性,從玩樂中學習、訓練,玩出每個小孩的競爭力、健康力,玩出一輩子的好身體!我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由專業教練指導孩子嘗試多元豐富的體能遊戲和活動,訓練全面的肢體能力。

運動不僅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身體素養,更能鍛練專注力與耐心,以及面對挑戰仍能迎難而上的勇氣與毅力。此外,樂童體操也給予孩子們與同儕互動的機會,藉由團隊遊戲、秩序制定等方式,幫助他們適應團體生活,在學齡前建立起良好的社交技巧和品格,為成長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為什麼要選擇樂童體操?

🏆國手級師資,專業有目共睹

樂童體操由現任臺北市體育總會體操協會理事、曾榮獲馬來西亞泛太平洋體操錦標賽及長沙亞洲體操錦標賽跳馬金牌的童年寬教練帶領,並由曾獲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雙槓銀牌、單槓銅牌的謝享軒教練擔任技術長,以及曾獲全國韻律體操錦標賽球銅牌,多次擔任中華代表隊國手的彭嘉俞教練擔任總館長,領導團隊精益求精、持續成長。

此外,我們旗下的多位新進教練均具備體操專業執照、歷經至少 500 小時培訓,能給予孩子最專業且循序漸進的指導,幫助他們練好體魄,發揮潛力,在舞台上大放異彩。

🏆多元訓練項目,發展更均衡

樂童體操的主要訓練項目包括地板動作、平衡木、大小彈簧床、單槓和跳箱,讓孩子從大肌肉活動開始,逐步完成不同的動作挑戰,鍛鍊不同的肌群,同時發展平衡力協調性爆發力等體適能素養。如果孩子基本功已經扎實穩當,教練會視個人情況教授更進階的技術性動作,幫助孩子走得更高更遠!

🏆星級場地設備,安全更加分

樂童體操的所有場均採用通過 SGS 檢驗的無毒 PE 軟性地墊,以及通過體操協會認證的安全彈簧床,室內環境均鋪設防撞彎角無毒 PE 泡棉防撞條及泡棉包管,將孩子受傷的機會降至最低。為了保障師生健康,我們的場館每天都會進行全面消毒,並要求入館前測量額溫用酒精消毒雙手,孩子玩得開心,家長也能放心。

🏆透明課表規劃,時間安排最輕鬆

樂童體操在北部和中部均設有據點不同場館的課表都公開透明,家長可依據個人和孩子的時間安排,自由選擇適合的上課的地點和時段,方便接送。

目前,我們有以下場館提供服務,如有詢課需求,歡迎填寫表單、馬上聯繫:

  • 信義安和聯盟:台北市信義路四段 235 號 B1(捷運信義安和站)
  • 台大和平聯盟: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 20 號之一 2F
  • 忠孝新生聯盟: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 88 號(捷運忠孝新生站)
  • 南京復興聯盟: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98 號 2F(捷運南京復興站)
  • 永和中正聯盟:新北市永和區中正路 89 號 2F
  • 文山運動中心: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 222 號 7F(捷運萬芳醫院站)
  • 萬華運動中心: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 6-1 號 1F
  • 汐止國民運動中心:新北市汐止區汐科路 321 號 泳池館 2F
  • 三峽國民運動中心:新北市三峽區文化路 210 巷 12 號 3F
  • 土城國民運動中心: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二段 247-1 號1F 兒童遊戲室
  • 台中金典聯盟:台中市西區健行路 1049 號 6F
  • 台中五權聯盟:台中市北區英士路 52 號 1F

把握學前教育關鍵期,與樂童體操攜手培養孩子的多方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