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肌肉活動是近年備受家長們關注的育兒話題,但您真的了解它的重要性嗎?本文介紹大肌肉群及其發展進程,說明大肌肉活動的好處,並整理大肌肉活動有哪些。最後提供室外、室內大肌肉活動建議,同時推薦兒童體操課程!
一、媽媽群都在聊「大肌肉活動」!大肌肉定義&發展進程一次看
(一)大肌肉群是什麼?大肌肉活動為何重要?
「大肌肉群」指的是身體中較大的肌肉群組,主要負責身體的平衡和移動,並支持身體完成搬運、投接等活動。這些肌肉群包括軀幹和四肢 2 大部分:
- 軀幹:胸部的胸大肌、背部的背闊肌、腹部的腹直肌、臀部的臀大肌等。
- 四肢:腿部的股四頭肌、手部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等。
大肌肉讓我們能夠完成一系列「大肌肉動作」(又稱「粗動作」、「粗大動作」),包括走路、跑步、跳躍、攀爬、提重物、拋接球等。針對幼兒學習和熟悉這些動作而設計的「大肌肉活動」,是學前教育的重要一環,透過大肌肉活動,幼兒能夠學習基本的運動技能,掌握如何支撐、移動和協調身體,奠定體適能基礎。
(二)各年齡段大肌肉發展進程整理
大肌肉運動的掌握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隨著身體發育和日常練習,這些肌肉群才能逐漸發展。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出的《兒童發展連續圖》以及香港社會福利署的指引,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按部就班地掌握下列大肌肉動作:
2 歲幼兒大肌肉動作發展里程碑
站立:可一腳站立一腳踢球
走路、跑步:可避開障礙物穩步前行、可向後行約 9m、可用腳尖前行 5 步、可穩健地跑步
跳躍:可不扶東西地雙腳跳躍
拋接:可單手投擲小球至約 2m,但難以控制方向和落點
其他:可自行從椅子上下來、可推拉玩具
3~4 歲幼兒大肌肉動作發展里程碑
站立:可不扶東西單腳站立 10 秒
走路、跑步:可腳趾緊貼腳跟地向前走 2~3 步、可避開障礙物,並在跑步的過程中轉彎
跳躍:可不扶東西地單腳跳 1 下、可不扶東西地雙腳跳躍 5 次以上
拋接:可下手投球至約 1.2m 外的籃內
其他:可不扶欄杆自行上下樓梯
5~6 歲幼兒大肌肉動作發展里程碑
站立:可用腳尖站立 10 秒
走路、跑步:可用腳尖跑步
跳躍:可雙腳併攏地站定跳遠,距離在 45cm 以上
拋接:可單手拋玩具沙包至約 1.5m 外的籃內、可雙手拋起玩具沙包再接住
其他:可騎有輔助輪的腳踏車
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都不盡相同,里程碑時程反映的是對應年齡中,有 50% 的孩子能夠掌握這些動作,因此如果孩子未能及時掌握,亦無須過分擔憂。然而,假如在充分練習後,孩子的掌握情況仍遠遠落後於時程,則應盡早向專業醫師諮詢。
參加樂童體操的兒童體操親子班,一起見證孩子的發展里程!
二、大肌肉活動的好處有哪些?展開幼兒大肌肉遊戲,從遊樂中健康成長
(一)配合認知發育,爭取更好表現
學齡前正值孩童腦部快速發展的階段,根據《中華體育季刊》的一份研究顯示,運動表現較佳的孩子在認知表現方面也會較好,長期而言對學習成績可能也有正面影響。
(二)增強體能,降低疾病風險
規律的身體活動不僅能強化心肺功能,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也有助於孩童維持健康體重,降低肥胖及慢性病的相關風險。此外,透過較高強度的體能活動,能夠提升孩子的耐力與肌肉力量,幫助骨骼正常發育,養出好體魄。
(三)改善平衡協調能力,安全更加分
平衡與協調能力是幼兒發展的重要一環,當孩子練習單腳站立、跨步行走、爬樓梯和踩高蹺時等活動時,軀幹和四肢的大肌肉群都能得到充分訓練,並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對自身動作的掌控愈加純熟。平衡和協調能力的提升,有助於降低跌倒受傷的風險,也能讓日後學習騎腳踏車、溜冰等活動中表現得更穩定。
(四)練習情緒管控,降低焦慮感
孩子仍未掌握情緒管控的能力,因此往往較常出現激烈的情緒反應,焦躁不安也更容易導致哭鬧與攻擊行為。透過適度的運動,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使人產生愉悅感,降低焦慮與壓力。同時,大肌肉活動也能讓孩子發洩多餘的精力,減少因無法釋放壓力而出現的煩躁反應或情緒失控情況。
此外,部分講求反應與控制力的遊戲如「氣球傘」,除了有活動大肌肉的效果,也能讓孩子從中學習調節情緒、自我控制,進一步提升情緒穩定度。
(五)創造社交機會,融入團體生活
為了讓孩子保持對大肌肉活動的興趣,許多項目都會設計成互動或遊戲的模式,如傳球、追逐遊戲或合作完成體能挑戰等,這些遊戲能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技巧,學習與同伴溝通、協商、分享與合作。透過團體遊戲,孩子能體驗成功的喜悅,也能學習面對失敗與調適情緒,增進對團隊生活的適應能力。
(六)提升專注力,打好學習基礎
大肌肉活動涉及平衡、跳躍、協調等多種體適能,往往需要孩子高度專注、摒除外界聲音或動作影響,才能順利達成任務。藉由多種活動,讓孩子反覆練習進入專注狀態並完成目標,能訓練注意力集中,為日後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有助長遠發展。
大肌肉活動好處多,透過兒童體操儲備健康力&競爭力!
三、大肌肉活動有哪些?25 項各年齡段&難易度幼兒大肌肉活動設計不藏私
(一)2 歲幼兒大肌肉活動項目建議
1. 爬行遊戲(★)
- 進行方式:在軟墊上放置玩具,引導孩子爬行到達目標。
- 訓練目標:訓練核心肌群、四肢協調。
2. 追氣球遊戲(★)
- 進行方式:家長拋氣球,孩子需追逐並拍打氣球,使其保持不落地。
- 訓練目標:訓練手眼協調與反應能力。
3. 氣球傘(★)
- 進行方式:大人與孩子一起拉住布傘邊緣,搖動讓氣球彈跳。
- 訓練目標:訓練手臂肌力、協調能力。
4. 滾大球(★)
- 進行方式:讓幼兒用雙手推滾大球到指定位置,或與家長來回滾動球。
- 訓練目標:訓練手臂肌肉與空間感知。
5. 爬行隧道(★★)
- 進行方式:用紙箱或布搭建隧道,讓孩子爬行穿越。
- 訓練目標:訓練四肢力量、空間感知。
6. 踩泡泡紙(★★★)
- 進行方式:讓孩子赤腳踩泡泡紙,並嘗試用單腳站立。
- 訓練目標:刺激腳底感覺、訓練平衡感。
7. 迷你版平衡木走路(★★★)
- 進行方式:用木板或軟墊做成簡單的低矮平衡木,讓孩子嘗試行走。
- 訓練目標:鍛鍊平衡感與步伐控制能力。
8. 牽手跳(★★★)
- 進行方式:讓孩子雙腳一起跳,家長輔助。
- 訓練目標:訓練腿部力量和動作協調性。
(二)3~4 歲幼兒大肌肉活動項目建議
1. 投擲遊戲(★★)
- 進行方式:讓幼兒用輕球投擲目標物(如籃框、紙箱)。
- 訓練目標:強化上肢力量與手眼協調。
2. 平衡木走路挑戰(★★★)
- 進行方式:在較高的平衡木上行走,並嘗試倒退行走。
- 訓練目標:增強平衡感與身體控制力。
3. 鬼抓人(★★★)
- 進行方式:孩子互相追逐,被抓到的孩子需加入抓鬼行列。
- 訓練目標:訓練速度、耐力與反應能力。
4. 氣球傘競賽(★★★)
- 進行方式:孩子合作讓氣球保持在氣球傘上不落地。
- 訓練目標:鍛鍊團隊合作與動作控制力。
5. 小袋鼠跳躍賽(★★★)
- 進行方式:讓孩子將雙腳放入布袋,模仿袋鼠跳至終點。
- 訓練目標:訓練腿部力量與身體協調性。
6. 越野障礙賽(★★★★)
- 進行方式:設置障礙物,如呼拉圈、墊子,讓孩子爬、跳、滾動穿越。
- 訓練目標:訓練全身動作靈活度與協調性。
7. 跳呼拉圈(★★★★)
- 進行方式:設置呼拉圈,讓孩子按順序跳躍。
- 訓練目標:訓練下肢肌力與動作控制力。
8. 單槓懸吊(★★★★)
- 進行方式:讓孩子雙手抓住低單槓,懸吊 5~10 秒。
- 訓練目標:訓練上肢肌力與握力。
9. 小型競速跑(★★★★)
- 進行方式:設計短距離競速賽,提升爆發力與速度。
- 訓練目標:鍛鍊心肺耐力與腿部爆發力。
(三)5~6 歲幼兒大肌肉活動項目建議
1. 足球帶球過障礙(★★★)
- 進行方式:讓孩子用腳帶球繞過障礙物。
- 訓練目標:培養控球技巧與靈活度,訓練腿部肌肉與平衡力。
2. 障礙版鬼抓人(★★★★)
- 進行方式:設置障礙物,讓遊戲更具挑戰性。
- 訓練目標:訓練耐力、肌耐力與策略思考能力。
3. 騎腳踏車(★★★★)
- 進行方式:學習騎車,提升平衡感。
- 訓練目標:訓練核心穩定度與腿部肌耐力。
4. 單槓擺盪(★★★★★)
- 進行方式:讓孩子抓住單槓後擺盪,嘗試前後晃動。
- 訓練目標:訓練上肢力量與手臂穩定性。
5. 跳箱訓練(★★★★★)
- 進行方式:學習雙腳跳上跳箱。
- 訓練目標:訓練爆發力與下肢肌力。
6. 大風吹 + 搶椅子(★★★★★)
- 進行方式:結合搶椅子遊戲,提升趣味性。
- 訓練目標:鍛鍊即時反應力、爆發力與策略思維。
7. 團隊拔河(★★★★★)
- 進行方式:兩組孩子拔河比賽。
- 訓練目標:訓練手臂肌耐力,訓練團隊合作精神。
8. 高難度平衡木訓練(★★★★★)
- 進行方式:讓孩子在較細的平衡木上行走,並嘗試側向行走。
- 訓練目標:訓練高階平衡能力與身體協調性。
如果您想取得更多大肌肉活動靈感,可以參考幼兒園大肌肉活動計畫表,裡面會按年級為小朋友設計各式活動與遊戲,讓孩子能夠從快樂遊戲中鍛鍊大肌肉群,幫助他們茁壯成長!
四、室內大肌肉活動怎麼做?樂童體操靈活大肌肉活動設計,讓孩子穩步成長
大肌肉活動不一定要在室外進行,室內一樣能玩得開心、充分訓練!樂童體操由前國手童年寬教練創立,致力於推廣兒童體操,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愛玩」的天性,從玩樂中學習、訓練,玩出每個小孩的競爭力、健康力,玩出一輩子的好身體!
因應孩子的身體發育和體能發展進程,我們採用年齡分級的制度,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練習不同的動作,開發身體潛能。針對 6 歲以下孩子的課程,將專注於大肌肉訓練和體適能訓練,為孩子打好基礎,並建立起運動習慣。
2~3 歲幼兒體適能課程:Lv 1~1.5
【親子互動班】和【親子發展班】:主要目標為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和發展大肌肉,活動項目包括攀爬、跨越、跳躍等挑戰,並融入基礎的地板、單槓、平衡木及彈跳床等體操動作訓練。活動設計同時加入許多遊戲互動與引導,例如大老虎爬行、跨越障礙物競賽、傳遞物品接龍等,期望藉由這些互動遊戲,幫助孩子加強肢體發展,同時激發更多潛能。
在這 2 個課程級別中,我們希望不只幫助孩子鍛鍊基礎體能,並讓孩子學會聽懂指令、遵守秩序,能夠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在親子共學的良好氛圍中,孩子更能放膽嘗試,家長也能見證著孩子的逐步成長,建立起更深厚的連結。
3~6 歲兒童體適能課程:Lv 2~3
【兒童體操班】和【基礎體操班(一)】:針對兒童體適能的不同能力,包括肌耐力、平衡感、協調性、柔軟度等能力進行鍛鍊,主要的訓練項目有地板動作、平衡木、彈簧床、單槓等。隨著對大肌肉動作的日漸熟練,此時孩子已能開始學習基礎體操動作,例如自行翻滾、原地踏板跳等,也能開始嘗試使用彈簧床和單槓等較進階的器材。
在這 2 個課程級別中,孩子能慢慢學會獨立完成任務、履行訓練目標,在身體素養和心智發展上也來到新的層級。透過各式各樣的項目,我們希望能培養孩子的綜合體能素質,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為什麼要選擇樂童體操?
- 國手級師資,專業有目共睹:由現任台北市體育總會體操協會理事、國手級跳馬金牌的童年寬教練帶領,旗下所有教練均具備體操專業執照、歷經至少 500 小時培訓,能給予孩子最專業且循序漸進的指導,幫助他們練好體魄,發揮潛力,在舞台上大放異彩。
- 多元訓練項目,發展更均衡:樂童體操主要訓練項目包括地板動作、平衡木、大小彈簧床、單槓和跳箱,讓孩子從大肌肉活動開始,逐步完成不同的動作挑戰,鍛鍊不同的肌群,均衡發展體適能素養。
- 星級場地設備,安全更加分:樂童體操所有場均採用通過 SGS 檢驗的無毒 PE 軟性地墊和通過體操協會認證的安全彈簧床,場內同時鋪設齊全的防撞設備,將孩子受傷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 透明課表規劃,時間安排最輕鬆:我們在北部和中部設有多個據點,不同場館的課表均公開透明,家長可依據個人和孩子的時間安排,自由選擇適合的上課地點和時段,方便接送。
目前,我們有以下場館提供服務,如有詢課需求,歡迎填寫表單、馬上聯繫:
- 信義安和聯盟:台北市信義路四段 235 號 B1(捷運信義安和站)
- 台大和平聯盟: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 20 號之一 2F
- 忠孝新生聯盟: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 88 號(捷運忠孝新生站)
- 南京復興聯盟: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98 號 2F(捷運南京復興站)
- 永和中正聯盟:新北市永和區中正路 89 號 2F
- 文山國民運動中心: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 222 號 7F(捷運萬芳醫院站)
- 萬華國民運動中心: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 6-1 號 1F
- 汐止國民運動中心:新北市汐止區汐科路 321 號 泳池館 2F
- 三峽國民運動中心:新北市三峽區文化路 210 巷 12 號 3F
- 土城國民運動中心: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二段 247-1 號1F 兒童遊戲室
- 台中金典聯盟:台中市西區健行路 1049 號 6F
- 台中五權聯盟:台中市北區英士路 52 號 1F
參與樂童體操的兒童體操課程,開心進行大肌肉活動!